中美貿易戰對我們意味著什么
從今年三月份一直到今天,世界上最為吸引眼球的事件不再是敘利亞,不再是北朝鮮,不再是俄羅斯世界杯,而是中美關系。具體說,就是中美貿易戰真的要打響了。這是我們最不情愿看到的,也是力圖避免的事情。但問題是主動權不在我們手里。對于這場貿易戰,我的關注點不在貿易領域,它使我有著更為深重的憂慮和危機感。
首先,從貿易角度來看,既然是美國發動的貿易戰,那么權且按照美國方面的統計來看下面一組數據。去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額為1300億美元。前不久中國自衛性地反擊了美國,征收美國500億美元商品的25%的關稅以后,特朗普又下令加征了我們2000億美元,然后再準備如果中國反擊,會再加增2000億美元。這是個簡單的算術問題。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約5000億美元,現在兩個2000億加上一個500億,他動用了4500億,還剩下500億美元左右的額度。而我們已經動用了500還剩800億,美國追加的這2000億,我們跟不上了。如果我們也同額度回擊,不僅是將從美國的進口商品清零,而是負進口了,理論、實踐上都是不現實的。這是美國對中國做出最具羞辱性的行為,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我們對美國市場依賴太深。
我們知道,由于全球價值鏈的形成與發展,國家間的分工已經從產業內部分工發展到產品內部的分工。我們稱之為生產工序的專業化。因此,一個國家在貿易中實際獲得的收益與其實際貿易收支狀況未必呈正向關系。再加上在此過程中,中美雙方的統計方式不同,如是否將經香港的轉口貿易統計在內,以及是按商品的離岸價格還是到岸價格統計等方面雙方存在分歧,所以美方統計的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比我方統計多出1000億美元左右。按照美國商務部統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從1985年開始的6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75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期間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總額達到4.7萬億美元。而去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占到了整個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將近一半。再從中國來看,我們對美國的順差從2010年以來的八年時間里,平均超過78%,有四年超過80%,一年超過130%。
當年,美國為了促進國內網絡運營商之間的公平競爭,同時也是為了讓世界各國放心使用美國技術、拓展全球市場,搞了一個網絡中立法案。但是現在這個網絡中立法則沒有了,意味著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可以在提前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屏蔽這些網站或者降低這些網站的訪問速度,也就是斷網。如果一旦對中國采取這種措施,我們銀行、交通、商業、郵電等系統可能會癱瘓。最近有一則報道,美國網絡軍已經得到國會授權,可以對網絡攻擊和盜取美國知識產權行為作出攻擊,鎖定地址后利用美國的網絡特權,即根服務器關閉攻擊者網站。現在全球的根服務器有十三個,其中一個主根服務器和九個輔根服務器在美國,其余的三個分別在瑞典、荷蘭和日本。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美國在正在做更多、更充分的準備。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外貿熱議:取消出口退稅;允許外貿集裝箱帶貨;出口轉內銷
- 驚!亞馬遜FBA非必要商品停止入庫!
- 深圳海關新鮮事
- 香港物流新機遇
- 好消息!海關快件申報增加改單功能(快件出口到香港)
- 皇崗口岸即將重建,不影響中港運輸通關
- “公路轉鐵路” !要建立完善政策引導機制
- 深圳海關開展“龍騰行動2019”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
- 蓮塘口岸“一站式”通關,讓交通一體化(中港運輸)
- 乏力的香港,尷尬的廣州,無人可擋的深圳